1. 綠茶葉的沖泡方法視頻
盆栽茶豆栽培要領(lǐng)
茶豆別名:南扁豆、南豆、小刀豆、樹豆
盆栽豆茶栽培步驟:
第1步
在容器中挖坑,株間距保持在20~25厘米。
每個坑里至多放3粒種子,種子之間不要重合,然后覆土、澆水,種子發(fā)芽前一定要保證土壤濕潤。
第2步
2周后將植物所有的側(cè)芽都去掉,只留下主枝。
當葉子長到2~3片時,3株小苗中選出最弱的剪掉,留下2株。
然后進行培土,以防止小苗倒掉。
第3步
不帶蔓的茶豆品種可以不立支桿,如果處在風較強的環(huán)境中,可以簡單立支桿,用麻繩輕輕捆綁。
當苗長到20厘米時,可追肥10克,與表層的土輕輕混合。
第4步
開花后15天左右就可以收獲,茶豆尚不成型的情況下收獲是最好的,會更加香嫩可口,收獲晚了茶豆就會變硬。
臺長重要提示
1.土壤板結(jié)如何處理
澆水會使得土壤變硬,經(jīng)常替盆栽松松土,可以有效改善土壤板結(jié)的情況。
2.防鳥
茶豆的嫩芽是鳥類的至愛,別以為鳥兒就不會去你家陽臺,嘿嘿,聰明的鳥兒輕松飛上20樓。
如果不想辦法的話,茶豆嫩芽可能要被小鳥吃光。處理方式很簡單,不管是庭院栽種、陽臺栽種、房頂在中,臺友只需要在植株上罩一層紗網(wǎng)就可以有效抵御鳥的侵襲。
3. 不要連根拔起
如果茶豆長得不好,就要及時進行處理,在處理的時候,千萬不要連根拔起,這樣可能會傷害到其他的植株。
需要準備一把園藝剪刀,用剪刀從茶豆的根部剪掉就好。
重點來了,茶豆不喜歡酸性土壤,果實成熟后要早些摘取,否則就會影響到果實口感哦。雖然陽臺地盤兒有限,種植茶豆的產(chǎn)量有限,但是樂在其中嘛!
2. 各種茶葉的沖泡方法視頻
六堡茶雖是個小品類,但制作工藝卻比較復(fù)雜且多樣,因此外型、滋味差異也較大。過去,關(guān)于六堡茶的沖泡,我們也寫過不少干貨文章、視頻,包括介紹茶器選擇、水質(zhì)水溫、投茶量、注水等因素和細節(jié),以及如何泡老茶等,泡、煮、悶等不同品飲方式。在此不再贅述,感興趣的茶友在“六堡茶微刊”“往期內(nèi)容”查閱。
下面以三類不同工藝的六堡茶為例,簡單介紹如何看茶、泡茶,譬如:
?1.發(fā)酵偏輕的傳統(tǒng)工藝六堡茶
▲2020年原種六堡社前茶
因只經(jīng)過簡單的初制加工,發(fā)酵程度偏輕,口感也最為青澀、爽口、回甘。
沖泡時,投茶量可少些,5g茶葉對應(yīng)100~120ml的水,洗茶一泡;正式品飲時前幾泡可快進快出;后面適度增加坐杯時間(當然,老茶客可增大投茶量)。不然口感會較為青澀、苦,除了蓋碗沖泡,悶泡的方法品飲,也挺贊的。
?2.處在中間的現(xiàn)代工藝熱發(fā)酵六堡茶
▲2013年雙蒸雙壓六堡茶
因在初制加工后,又經(jīng)過焗堆發(fā)酵的精制加工,因此既保留了茶葉的活性,又使茶性變得溫和,適合喜歡喝老生茶的茶友。
在沖泡這類茶時,投茶量也適合少些,因茶力猛、發(fā)酵輕,建議與傳統(tǒng)工藝六堡茶一樣的沖泡茶水比。若投茶量多了或坐杯時間太久,容易感覺苦澀。雙蒸雙壓的茶品,通常湯色顯琥珀色,鮮爽耐泡,越泡越有滋味。
?3.最為溫和的現(xiàn)代工藝冷發(fā)酵六堡茶
▲2015年檳榔香六堡茶
因初制加工后再經(jīng)過渥堆發(fā)酵的精制加工,因此茶性溫和,湯色紅濃,更適合脾胃虛弱的茶友。
喝這種類型的六堡茶,投茶量可多些,以便喝到一口綿綢飽滿的茶湯。通常,我們投茶7~8g,對應(yīng)100~120ml的水,洗茶2泡,正式品飲時坐杯5到10秒。當然,可根據(jù)個人口味偏好適度調(diào)整茶水比和坐杯時間。
喝茶的意義在于,茶多變,泡茶的手法、方法也多變,我們在熟悉茶品的特性后,還要看茶、泡茶,看身體、選茶。
3. 綠茶葉的沖泡方法視頻教程
基本上皖南每個山都有一款茶,下面先來簡單說說下面先介紹安徽比較有名的10大名茶,基本前六名都是大眾比較認可的,排名不分先后,只分個人喜歡不。
一;黃山毛峰 最早知名的安徽茶,也是綠茶的經(jīng)典代表;口感清香清爽,產(chǎn)于安徽省黃山歙縣(徽州)一帶,所以又稱徽茶。由清代光緒年間謝裕大茶莊所創(chuàng)制。每年清明谷雨,選摘良種茶樹“黃山種”、“黃山大葉種”等的初展肥壯嫩芽,該茶外形微卷,狀似雀舌,綠中泛黃,銀毫顯露,且?guī)в薪瘘S色魚葉(俗稱黃金片),不過現(xiàn)在黃山毛峰的產(chǎn)區(qū)有很多,像祁門,黟縣,休寧等等都有,不同的產(chǎn)區(qū)有不同的味道。
二,太平猴魁,屬于綠茶類尖茶,產(chǎn)于安徽太平縣新明一帶,為尖茶之極品,久享盛名。其外形兩葉抱芽,扁平挺直,自然舒展,白毫隱伏,有“猴魁兩頭尖,不散不翹不卷邊”的美名。淡淡蘭花香是她的特色。以前于猴坑猴崗顏家最為有名。
三;六安瓜片,中華傳統(tǒng)歷史名茶,中國十大名茶之一,簡稱瓜片、屬于綠茶中的片茶,產(chǎn)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別山一帶,唐稱“廬州六安茶”,為名茶;明始稱“六安瓜片”,為上品、極品茶;清為朝廷貢茶。在世界所有茶葉中,六安瓜片是唯一無芽無梗的茶葉,由單片生葉制成。以產(chǎn)于蝙蝠洞最為有名
四:祁門紅茶,世界三大高香紅茶之一,特有的祁門香,群芳之最,紅茶皇后。是歐洲貴族最喜歡的下午茶之一。
五、霍山黃芽,是安徽唯一的黃茶,黃茶中的精品,湯色金黃,口感醇厚,產(chǎn)于安徽大別山霍山,以大化坪黃芽最為有名。不過因為湯色不好看,禮品茶市場不受歡迎
六、岳西翠蘭 產(chǎn)于安慶,也是屬于綠茶,和黃山毛峰茶形,茶色都是差不多,不過茶葉的品種是不一樣,最近這幾年的無論是產(chǎn)區(qū)面積還是知名度都是大大有所提高。
七、黃山松蘿茶 傳統(tǒng)的黃山綠茶,也是最早的屯溪綠茶。產(chǎn)于黃山休寧,現(xiàn)在也是茶葉進出口示范基地。屯溪綠茶是綠茶中的鼻祖,而且松蘿茶也是綠茶中唯一可以入藥的茶。
八、 黃山貢菊,又稱貢菊”、徽州貢菊,徽菊。其與杭菊、滁菊、亳菊并稱中國四大名菊。因在古代被作為貢品獻給皇帝,故名“貢菊”。黃山貢菊產(chǎn)自主產(chǎn)區(qū)在黃山歙縣金竹村一帶,其既有觀賞價值,又有藥用功能,被譽為藥用和飲中之佳品
九、涌溪火青屬珠茶,生產(chǎn)歷史已有五百余載,曾為歷朝之貢茶。產(chǎn)于安徽省涇縣城東70千米涌溪山的楓坑、盤坑、石井坑灣頭山一帶。涌溪火青外形獨特美觀,顆粒細嫩重實,色澤墨綠瑩潤,銀毫密披。沖泡形似蘭花舒展,湯色杏黃明亮,清香馥郁,味濃甘爽,并有特殊清香。
十、 牯牛降野茶,富硒茶,霄坑毛峰,,霄坑毛峰原產(chǎn)地安徽省池州市霄坑村,霄坑村位于佛國勝地九華山后山,深山峽谷,花香茶濃。其中以霄坑五隊最為有名
4. 綠茶葉的沖泡方法視頻教學
文君綠茶,以采摘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初展,經(jīng)殺青、初揉、烘二青、復(fù)揉、炒三青、做形提毫、烘焙等七道工序精制而成。成茶條索緊細彎曲,色澤翠綠,白毫顯露,滋味清醇,葉底嫩綠等特點。
文君綠茶制作工藝
1、采摘標準:鮮葉標準以一芽一葉為主,一芽二葉初展為輔,茶葉長度為2~2.5厘米。
2、殺青:殺青用微型瓶炒機,投葉量1.25~1.5公斤,全程3~4分鐘;
3、初揉:初揉用微型揉捻機,約揉5~6分鐘;
4、烘二青:烘二青在烘籠中進行,干度為四、五成干;
5、復(fù)揉和炒三青:烘后稍經(jīng)攤涼,進行復(fù)揉,然后進行炒三青,此時茶葉已初具條索,炒時要求抖得快,揚得高,抖得散,撈得凈。
6、提毫:炒至七成干時,轉(zhuǎn)入做形提毫工序,這是一個使文君嫩綠外形緊細、彎曲、顯毫的關(guān)鍵工序。操作手法是邊抖炒,邊團揉,邊抖散,邊解塊,反復(fù)操作。后階段改用雙手加速團揉,以使白毫顯露、條索緊曲。
7、烘干:達九成干時出鍋,再用烘籠烘干,經(jīng)揀選、整理,裝盒待用。
文君綠茶品質(zhì)特點
文君綠茶不是發(fā)酵的茶,文君綠茶保留了天然的物質(zhì)成分,文君綠茶沖泡后的湯色是明亮黃綠的,帶有清香,滋味鮮醇回甘。文君綠茶具有清熱去膩、明目清正、降壓、防止心血管疾病、具有延年益壽等保健作用。
文君綠茶保存方法
1.塑料袋、鋁箔袋貯存法
茶葉可以事先用較柔軟的凈紙包好,然后置于食品袋內(nèi),裝入茶后,將袋中空氣盡量擠出,封口即成。最好選密度高、高壓、厚實、強度好、無異味,有封口且為裝食品用之塑料袋,不要用有味道或再制的塑料袋。
2.金屬罐裝貯存法
選用鐵罐、不銹鋼罐或質(zhì)地密實的錫罐裝文君綠茶。
如果是新買的罐子,或原先存放過其他物品留有味道的罐子,可先用少許茶末置于罐內(nèi),蓋上蓋子,上下左右搖晃輕擦罐壁后倒棄,去除異味。
不要放在陽光直射、有異味、潮濕、有熱源的地方,如此,鐵罐才不易生銹,亦可減緩文君綠茶陳化、劣變的速度。
3.低溫貯存法
文君綠茶裝入密度高、高壓、厚實、強度好、無異味的食品包裝袋,將文君綠茶貯存的環(huán)境保持在5攝氏度以下,也就是使用冷藏庫或冷凍庫保存文君綠茶。
使用此法應(yīng)注意:
貯存期六個月以內(nèi)者,冷藏溫度以維持0~5攝氏度最經(jīng)濟有效;貯藏期超過半年者,以冷凍(-10至-18攝氏度)較佳。此法保存時間長、效果好,但袋口一定封牢,封嚴實,否則會回潮或者串味,反而有損綠茶茶葉的品質(zhì)。
5. 演示沖泡綠茶時
綠茶泡開后當然還是沉下去的好些。
。。一般比較次的荼葉用開水泡后是浮起的,要喝上一兩開后才能沉下去。比較好的荼葉就不同了,當開水沖下去后一會就沉一去了。更好的荼葉只需要90度的開水就能泡好,泡時仍然能沉下去的??梢娺€是能沉下去比不沉下地駢的好一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