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茶葉明前特級是什么意思
“明前茶”,早且嫩,好看;“雨前茶”,好喝,有味。消費追求的東西不一樣罷了。
對今年茶季的一點點評:
1、清明前氣溫偏低,明前茶產(chǎn)量明顯減少,大面積種植的群體種(土茶)出茶很少;
2、也是氣溫原因,今年明前茶明顯偏淡,也許是陽光雨露不充足的緣故;
3、今年本地龍井大面積上市時間推遲,外面賣的明前西湖龍井更多的是浙江龍井;
4、相比去年這個時期,西湖龍井雨前茶的價格會高一點點,但也有限,由于出茶晚,今年茶農(nóng)收益注定降低。
2. 什么叫明前茶葉
明前茶和雨前茶:一年在春季,采摘茶時間不同顧名思義,明前茶:是清明節(jié)前采制的茶葉。
而雨前茶:是4月5日以后至4月20日左右(谷雨前)采制用細嫩芽尖制成的茶葉。
“ 明前茶 ”是清明節(jié)前采制的茶葉, 明前茶 細嫩品質(zhì)好,而且香氣物質(zhì)和滋味物質(zhì)含量豐富,因此品質(zhì)非常好。
但由于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,發(fā)芽數(shù)量有限,明前茶 特質(zhì):細嫩、礦物質(zhì)含量豐富、數(shù)量稀少。
“ 明前茶 ”是清明節(jié)前采制的茶葉, 明前茶 細嫩品質(zhì)好。
明前茶 是清明節(jié)前采制的茶葉,受蟲害侵擾少,芽葉細嫩,滋味純正,而且香氣物質(zhì)和滋味物質(zhì)含量豐富,因此品質(zhì)非常好。
但由于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,發(fā)芽數(shù)量有限,生長速度較慢,能達到采摘標準的產(chǎn)量很少,物以稀為貴, 明前茶 就更顯珍貴了。
看茶葉的外形、色澤,品味香氣。
春茶 的葉子一般裹得較緊,肥壯厚實,有的還有較多毫毛,色澤鮮潤,香氣濃郁新鮮。
濕看(在茶葉沖泡后)新茶 沖泡時茶葉下沉較快,香氣濃烈持久,滋味醇厚; 綠茶 湯色綠中透黃, 紅茶 湯色紅艷顯金圈;茶底柔軟厚實,正常芽葉多。
3. 茶葉明前茶是什么意思
1、采摘時間不同
顧名思義,明前茶是清明節(jié)前采制的細嫩芽頭茶葉,而雨前茶是4月5日以后至4月20日左右(谷雨前)采制芽頭制成的茶葉。
2、茶葉品質(zhì)不同
由于采摘時間不同,茶葉的鮮嫩程度及品質(zhì)相對來說也有所不同。
通常來說,明前茶受蟲害侵擾少,芽葉細嫩,色翠香郁,味醇形美,是茶中佳品;而雨前茶由于采摘時氣溫比明前高,芽葉生長相對較快,芽葉發(fā)育成熟,因此雨前茶滋味濃厚而耐泡。
所以,明前茶和雨前茶一個是鮮,一個是濃。明前茶,鮮爽甘。雨前茶,濃厚醇。喝“明前茶”,淡雅高潔;喝“雨前茶”,味濃香永。
3、茶葉產(chǎn)量不同
由于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發(fā)芽數(shù)量有限,生長速度較慢,能達到采摘標準的產(chǎn)量很少,所以“明前茶,貴如金”。而雨前茶相對來說,采摘的時候生長速度快,產(chǎn)量就很大了。
4、茶葉價格不同
眾所周知,物以稀為貴,所以明前茶價格一般來說比雨前茶貴的多,但也不能因此就說明前茶一定比雨前茶好。
拓展資料:
茶,(學(xué)名:Camellia sinensis (L.) O. Ktze.),灌木或小喬木,嫩枝無毛。葉革質(zhì),長圓形或橢圓形,先端鈍或尖銳,基部楔形,上面發(fā)亮,下面無毛或初時有柔毛,邊緣有鋸齒,葉柄無毛?;ò咨?,花柄有時稍長;萼片闊卵形至圓形,無毛,宿存;花瓣闊卵形,基部略連合,背面無毛,有時有短柔毛;子房密生白毛;花柱無毛。蒴果3球形或1-2球形,高1.1-1.5厘米,每球有種子1-2粒?;ㄆ?0月至翌年2月。
4. 茶葉標注特級
編號和茶品的價格沒有直接關(guān)系,第一、二碼表示茶青的配方;第三碼表示茶青的級別;第四碼表示生產(chǎn)廠家(1為昆明廠、2為勐海茶廠、3為下關(guān)茶廠、8為海灣茶廠,6代表福海茶廠)。
例:1、大益的7242
可以解釋為:72表示72年茶青配方,4表示茶青為4級,2表示勐海茶廠。
2、昆明茶廠一個代表性的產(chǎn)品中茶7581磚,75代表它的配方年份,8代表茶青級別,1是代表昆明茶廠。
市售現(xiàn)存普洱老茶一覽表關(guān)于普洱茶的品級,在清朝以前應(yīng)屬于“文獻級”,目前已無任何茶品存留。清朝中葉以后為“貢茶級”,以今日杭州茶葉研究所珍藏、雍正年間產(chǎn)制的“普洱金瓜貢茶”為代表。
清末后為“號字級”,有民間產(chǎn)制的“同慶號圓茶”、“宋聘號圓茶”等流傳,茶品約一百年左右。而“印字級”則以產(chǎn)制于四十年代的“紅印圓茶”與五十年代的“福祿貢茶”等茶品為代表。
40年代以前茶品代表:福圓昌圓茶、車順號圓茶、紅芝圓茶、末代緊茶、敬昌號圓茶、宋聘號圓茶、鴻泰昌圓茶、同興號圓茶、鼎興號圓茶、普慶號圓茶、同昌號圓茶、可以興磚、早期紅印、早期綠印
50年代茶品代表:福祿貢茶、思普貢茗、江城圓茶、后期紅印、黃印圓茶、圓茶鐵餅。
文革時期的印字級茶磚,下方清楚可見“革命委員會”字樣。
市場上經(jīng)常會遇見作為40年代產(chǎn)品出售的"中茶"商標紅印圓茶。但事實上,"中茶牌"商標是1951年12月才在北京注冊的。
市場上出現(xiàn)了1980年出產(chǎn)的"班禪緊茶"。而班禪是1986年才到云南下關(guān)茶廠視察的,因此不可能有1980年的"班禪緊茶"。
市場上所謂1970-1980年的"鳳凰沱茶",標明是南澗茶廠出產(chǎn)的。其實南澗茶廠是80年代才成立的。
有些地方出售1957年出廠的"云南普洱磚茶"。事實上,云南到1977年才開始生產(chǎn)這種茶,標號只有7581、7811兩個,而且從未在包裝上印過標號。有些號稱1967年出廠,或是文革期間出廠的,也不可信。
市場出售的號稱50年代生產(chǎn)的"鐵餅"。其實這種茶是1972年才出了第一批。博物館在"銀毫沱茶"下標明的牌子是"1973-1977"。其實"銀毫沱茶"是87年以后才生產(chǎn)。
5. 茶葉有特級嗎
茶葉頂級和特級相比,頂級檔次更高。頂級茶葉所代表的是指稀少的樹種,比如錦繡中華茶王、世界茶王樹、大紅袍母樹和西湖龍井母樹等,因為樹種珍稀,出的茶葉具有唯一性,所以檔次要更高。
而特級茶葉指的是等級,就是芽尖等級的茶,任何一個茶樹品種都能出品特級茶,所以檔次沒有頂級茶葉高。
6. 明前茶分幾個級別
黃金芽的茶沒有級別之分,只季節(jié)之分,最靚的也數(shù)頭春茶,也就是明前茶,它外型翠綠芽尖,口感溫潤嫩滑,在次是明后茶,谷雨了茶,后這兩款茶味也很不錯,茶味比較足,香。就差點嫩滑而也
7. 茶葉特級是什么意思?
按茶的質(zhì)量級別分類茶葉不同,級別也不同,一般分為特級、一級、二級、三級、四級、五級等,有的特級茶還細分為特一、特二、特三等,普洱散茶分為特級、一級、二級……十級,共11個級別,級別不同,品質(zhì)各有差異,一般級別會印在相應(yīng)的茶葉外包裝上,方便消費者辨別。
同一花色的各種商品茶根據(jù)茶葉的老嫩程度劃分的等級。等級編號由小到大,茶葉品質(zhì)則由高到低。如炒青和烘青毛茶常分6級12等(每級含2個等,也有分7級14等),一級二等品質(zhì)比二級三等好;精茶中的眉茶也分級,如特珍一級、二級;珍眉一級、二級……。
我國尚沒有統(tǒng)一的茶葉分級標準,不同種茶葉分類標準不同。
8. 明前茶級別
明前茶貴。
明前茶,貴如金。這是一句老古話,之所以這么說,是因為過去明前茶稀少,產(chǎn)量十分有限。物以稀為貴,這是基本道理,放之四海而皆準。雨前茶的產(chǎn)量較高,等級也沒有明前茶高,價格自然下跌。舉個例子,核心產(chǎn)地的西湖龍井,明前茶的價格普遍高于3000元,純手工制作的龍井茶,要5000元以上。到了清明之后,價格迅速回到到500到800元。
明前茶是指清明前采摘制作的茶葉,雨前茶是指清明以后谷雨之前采制的茶葉。嚴格意義上來講,明前茶主要是針對綠茶和黃茶,還有少量白茶和烏龍茶。不過,一般大家說明前茶時,都是特指綠茶。
9. 茶葉等級特種什么意思
—、 特級、一級茶
采用的原料嫩度較好,條形細緊,芽毫稍顯露。
1.商標,猴王注冊商標是在極其顯著的位置,而且具有中英文的對照,圖形是呈現(xiàn)皇冠猴頭。
2.軟包裝,采用無毒噴鋁復(fù)合食材,色澤艷麗,圖案清晰,密封較好,防潮性比較強,對茶葉的香味保存會比較久,包裝袋下面統(tǒng)一印制:中國土產(chǎn)畜產(chǎn)進出口公司,湖南省茶葉分公司的標志。
3.紙盒包裝,紙盒的顏色亮麗,在正面和背面都具有中英文的對照,在紙盒的下部存在長沙茶廠產(chǎn)品級別的標志。
4.茶葉品質(zhì),猴王茉莉花茶是屬于一級花茶,按照國家標準生產(chǎn),外形是條索緊實,茶香濃郁,滋味醇厚,鮮度極好,茶湯顏色透亮,茶底嫩綠均勻。
茉莉花茶的等級:一般特種茉莉花茶采用的原料嫩度好,常為一芽一葉、二葉或嫩芽多,芽毫顯露。
10. 茶葉中的明前是什么意思
明前龍井就是在清明節(jié)前采摘制作的龍井茶葉。清明節(jié)前采制的龍井茶葉青綠透亮,葉子均勻而有光澤,沖泡出來的茶葉舒展,鮮綠,靈動。味道清甜可口,給人以清新自然的感覺。龍井茶的產(chǎn)地在浙江西湖、臨安、紹興一帶。有西湖龍井、錢塘龍井、越州龍井之分。在古代是貢品。
11. 茶葉明前特級和精品的區(qū)別
西湖龍井主要按照質(zhì)量區(qū)分,分為特級、一級至十級,一共十一個等級。其中特級又細分為特一、特二、特三,其余的等級每個再細分為五個等級。后來等級簡化,只分特級和一級至四級。一共五個級別。
1、特級龍井
一芽一葉初展,扁平光滑
特級龍井一般是采自明前為主,因為是第一撥采的,所以茶葉較為飽滿,比較均勻,價格也是比較高。特級龍井扁平光滑,勻整,勻凈,色澤為嫩綠呈定光色。香氣鮮嫩馥郁持久,湯色嫩綠明亮,滋味甘醇鮮爽,葉底為幼嫩成朵。
2、一級龍井
一芽一葉開展,含一芽二葉初展,較扁平光潔
一級芽頭也比較多,第二葉第三葉對比特級差別就比較大了,一級一般是雨前茶。一級龍井扁平尚尖削,勻齊潔凈,色澤為翠綠尚潤。香氣屬于嫩香。
3、二級龍井
一芽一葉至一芽二葉開展,較扁平
二級龍井的第二第三葉是深綠色,芽頭也比較少了,每片茶葉長度較前面兩個等級也是比較長了。二級龍井扁平有芽鋒,色澤為綠中帶翠,香氣為清香。
4、三級龍井
一芽二葉開展,含少量二葉對夾葉,尚扁平
三級的茶葉每一顆都比較大,比較長了,葉長于芽,芽葉完整,芽葉長度不超過4cm。三級龍井品質(zhì)特點為扁平稍狹、略帶闊條,尚勻潔凈綠潤。
5、四級龍井
一芽二葉至一芽三葉,葉長于芽,有部分嫩的對夾葉
四級龍井品質(zhì)特點為扁平稍狹、略帶闊條,尚勻潔凈綠潤。湯色尚黃綠,滋味尚醇。
西湖龍井的等級區(qū)分,茶友們都看懂了嗎?除了等級區(qū)分之外,季節(jié)對龍井茶的口感又有哪些影響呢?
西湖龍井茶的采摘和加工技藝相當(dāng)講究。每年春天,茶農(nóng)分四次按不同檔次采摘青葉。清明前采摘的稱為“明前茶”。此茶的嫩芽出迸,如同蓮心,故又叫“蓮心茶”,一斤干茶有三萬六千顆嫩芽,是西湖龍井茶中之珍品,特級龍井便是此茶。
清明后到谷雨前采摘的為“雨前茶”,這時,茶柄上長出一片小葉,形狀似旗,茶芽稍長,形狀似槍,故又稱“騎槍”。一級龍井便出自谷雨前。立夏時采摘的為“雀舌”。再過一月采摘的茶,謂之““梗片”。轉(zhuǎn)載自頂峰茶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