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安吉白茶茶青加工設備有限公司
安吉白茶產(chǎn)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地理性標志產(chǎn)品,因早春溫度低,葉綠素合成受阻,茶青顏色表現(xiàn)為黃白色,故叫安吉白茶,實際上其按綠茶加工工藝加工,安吉白茶為綠茶品種,保質(zhì)期一般為18個月。
2. 安吉白茶工藝制作工藝
茶葉的話一年四季,是春夏暑秋 每一季之后都要剪茶枝的,這樣的茶葉的質(zhì)量才會好?! “布撞枋且环N漢族名茶,產(chǎn)自浙江省安吉縣溪龍鄉(xiāng),這里山川雋秀,綠水長流,是中國著名的竹子之鄉(xiāng)。安吉白茶,為浙江名茶的后起之秀。安吉白茶,是用綠茶加工工藝制成,屬綠茶類,其白色,是因為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種嫩葉全為白色的茶樹。
3. 安吉白茶茶青加工設備有限公司怎么樣
極白好。極白是奶白茶,又名黃金芽。安白茶就是安吉白茶。吉白茶常常被人誤以為是六大類茶中的“白茶”,其實安吉白茶是正兒八經(jīng)的綠茶,用的是綠茶的制作工藝(6大類茶都是按照制作工藝進行區(qū)分),只是他的茶青比較特殊,來自于白化的“白葉一號”。
4. 安吉白茶的制茶工藝
白茶的制作工藝第一步:攤青 所謂攤青就是指把采集回來的安吉白茶新鮮的嫩葉攤開在地上,讓嫩葉的質(zhì)地發(fā)軟,芽葉舒展,攤至嫩葉的水分散發(fā)出來,并且有一陣清香感透出來就可以收起來進行下一步的制作。
白茶的制作工藝第二步:殺青 殺青這一步對于制作安吉白茶來說是相當重要的,即是通過高溫來對嫩葉的組織進行破壞,讓嫩葉里所含特迅速轉(zhuǎn)化。這一步一定要掌握好茶葉的溫度和溫度,而殺青的原則就是一定要高溫,且要先高后低,多拋少悶,嫩葉要老殺,老葉要嫩殺。白茶的制作工藝第三步:理條 殺青后,就可以慢慢提高速度,先慢后快,這樣茶葉的溫度也會慢慢升高,而鍋里的濕度也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慢慢減低,等看到茶葉變細小且成挺直狀,就可以出鍋攤涼。
5. 安吉白茶烘青
1、西湖龍井
西湖龍井是中國十大綠茶排行榜中最重要的存在,這種綠茶因為出產(chǎn)在中國杭州西湖的龍井村而得名,它是中國傳統(tǒng)名茶之一,就有色綠,香郁,味醇和形美四大特點,這種茶葉的外形扁平直,色澤翠綠,滋味甘醇鮮美,香氣優(yōu)雅而清高。
2、洞庭碧螺春
碧螺春也是中國綠茶排行榜的重要存在,這種茶葉主要出產(chǎn)在江蘇吳縣,太湖的洞庭山,它是人們每年春天采集茶樹上新鮮細嫩的芽頭炒制成的綠茶,這種綠茶色澤銀綠,卷曲成螺,沖泡以后,色澤清澈明亮,濃郁甘醇,飲用以后回味綿長,葉底更是嫩綠顯翠。
3、銀針茶
銀針茶也是中國綠茶中最重要的存在,其中白毫銀針和君山銀針都在中國十大綠茶排行榜中。白毫銀針素有茶王美女之稱,它主要出產(chǎn)在福建東部地區(qū),它沖泡以后,銀針挺立上下交錯,湯色黃亮清澈,滋味甘醇清爽。君山銀針也是綠茶中最重要的存在,主要出產(chǎn)在洞庭湖的青螺島,它沖泡以后,不單滋味誘人,觀賞價值也特別高。
4、黃山毛峰
在中國綠茶排行榜中,黃山毛峰也榜上有名,它主要出產(chǎn)在中國安徽黃山,自然環(huán)境優(yōu)越,茶樹常年生長在云霧之間,加工好的黃山毛峰茶,狀如雀舌,香如白蘭,滋味甘醇,回甘綿長。除了上面介紹的這些綠茶以外,武夷山巖茶,太平猴魁以及信陽毛尖和六安瓜片等也都是綠茶,排行榜上最重要的存在,是中國十大綠茶之一。
5、峨眉雪芽
峨眉山茶代表:竹葉青,產(chǎn)于四川峨眉山海拔800-1500米高山茶區(qū);峨眉雪芽,產(chǎn)于峨眉山海拔800-1200米處,常年云霧空蒙的赤城峰、白巖峰、玉女峰、天池峰、競月峰下和萬年寺一帶。茶葉具有扁、平、滑、直、尖的特點,泡之香氣清香馥郁,色澤嫩綠油潤,湯色嫩綠明亮,口感清醇淡雅,葉底嫩綠均勻。
6、太平猴魁
太平猴魁為尖茶之極品,久享盛名。太平為縣名,產(chǎn)茶可追溯到明朝以前,太平猴魁始創(chuàng)于清朝末年。兩葉抱一芽,平扁挺直,自然舒展,白毫隱伏,有“猴魁兩頭尖,不散不翹不卷邊”之稱。葉色蒼綠勻潤,葉脈綠中隱紅,俗稱“紅絲線”?;ㄏ愀咚涛陡蚀?,香味有獨特的“猴韻”。湯色清綠明凈,葉底嫩綠勻亮,芽葉成朵肥壯。品飲時,“頭泡香濃,二泡味濃,三泡四泡幽香猶存”。
7、安吉白茶
安吉白茶屬于烘青綠茶,產(chǎn)于浙江安吉縣。安吉縣,位于浙江省北部,這里山川雋秀,綠水長流,是中國著名的竹子之鄉(xiāng)。安吉白茶,為中國名茶的后起之秀,為浙江省十大名稱之一。白茶為六大茶類之一,但安吉白茶,是用綠茶加工工藝制成,屬綠茶類,其白色,是因為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種嫩葉全為白色的茶樹。
8、信陽毛尖
信陽毛尖產(chǎn)于河南信陽市西部海拔600米左右的車云山一帶。種植于西周,興盛于唐朝,成熟于北宋,聞名于清末。條所細緊圓直,色澤翠綠,白毫顯露;湯色清綠明亮,香氣鮮高,滋味鮮醇;葉底芽壯,嫩綠勻整。素以“色翠,味鮮,香高”著稱。
9、恩施玉露
恩施玉露產(chǎn)于湖北恩施市南部的芭蕉鄉(xiāng)及東郊五峰山。曾稱“玉綠”,因其香鮮爽口,外形條索緊圓光滑,色澤蒼翠綠潤,毫白如玉,故改名“玉露”。恩施玉露,發(fā)源于現(xiàn)恩施市芭蕉鄉(xiāng)一帶,相傳于清康熙年間,恩施芭蕉黃連溪有一蘭姓茶商,壘灶研制,所制茶葉,外形緊圓、堅挺、色綠、毫白如玉,故稱《玉綠》。到晚清至民國初期,為茶葉發(fā)展興盛時期,1936年湖北省民生公司管茶官楊潤之,改鍋炒殺青為蒸青,其茶不但茶之湯色、葉底綠亮、鮮香味爽,而且使外形色澤油潤翠綠,毫白如玉,格外量露,故改名為《玉露》。
10、六安瓜片
產(chǎn)于皖西大別山茶區(qū),其中以六安、金寨、霍山三縣所產(chǎn)品最佳.六安瓜片每年春季采摘,成茶呈瓜子形,因而得名,色翠綠,香清高,味甘鮮,耐沖泡.此茶不僅可消暑解渴生津,而且還有極強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,明代聞龍在《茶箋》中稱,六安茶入藥最有功效,因而被視為珍品.
6. 安吉白茶茶青加工設備有限公司招聘
精品最少:5斤特級:20斤一級:35斤。年份不同存在差異
7. 安吉白茶加工廠
產(chǎn)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溪龍鄉(xiāng)
安吉白茶屬綠茶類,按綠茶加工原理并根據(jù)安吉白茶自身的品質(zhì)特性。安吉白茶外形形似鳳羽,色澤翠綠間黃,光亮油潤,香氣清鮮持久,滋味鮮醇,湯色清澈明亮,葉底芽葉細嫩成朵,葉白脈翠,安吉白茶富含人體所需18種氨基酸,所以安吉白茶滋味特別鮮爽,沒有苦澀味。
安吉縣白茶種植面積已達21萬畝,總產(chǎn)量2660噸,2004年批準“安吉白茶”為地理標志保護產(chǎn)品。 2020年入選中歐地理標志
8. 安吉白茶加工工藝
一、鮮葉攤放
攤放是安吉白茶加工前必不可少的處理工序,對于安吉白茶——綠茶中的珍品來說當然更為重要。之所以采摘后的茶葉在殺青制作之前要經(jīng)過攤放,是因為攤放使鮮葉發(fā)生輕微的理化特性變化,蛋白質(zhì)發(fā)生水解使得氨基酸含量增加,內(nèi)源13一葡萄糖苷酶活性明顯提高;結合態(tài)的芳香化合物降解為游離態(tài)成分,增加可揮發(fā)芳香物質(zhì),從而提高最終成品茶葉香味。攤放過程中,葉組織逐步失水,鮮葉的含水量也就發(fā)生變化,細胞膨壓減小,鮮葉脆性降低,從而使得鮮葉的可塑性增強;鮮葉水分的減少,有利于控制殺青時茶鍋的溫度,提高殺青的質(zhì)量,從而使得最終的成品茶顏色更為綠黃新鮮。
二、殺青理條
1.殺青原則
①高溫殺青,先高后低。為了防止酶促氧化作用,殺青鍋溫必須掌握“高溫殺青,先高后低”的原則,使葉溫迅速上升到70℃以上,才有利于抑制梅的活性,達到85℃以上才能完全破壞酶的活性,防止產(chǎn)生紅梗紅葉。
要求鮮葉人鍋后葉溫在1分鐘內(nèi)達70℃以上。這時鍋的溫度為250~300℃。
在殺青的后期,應適當降低溫度,在200~150℃為好,否則易導致葉溫過高而灼焦,產(chǎn)生焦味。操作中,一般靠感觀,即以下鍋聽到有炒芝麻似的爆聲即為殺青適溫,葉溫為前階段抓一把茶葉在手心,感覺燙但能握住,后期感覺很熱,濕度為前期手上感覺有水汽凝結但不過濕,后期應無明顯水汽凝結。
形成。一般人鍋低速先悶,升溫后逐步提高速度保溫降溫。
③嫩葉老殺,老葉嫩殺。因為嫩葉含水量較高,酶的活性較強,在殺青中所需要的熱量較多,受熱的時間也要長,若不老殺,容易產(chǎn)生紅梗紅葉。
老葉水分含量相對少,纖維素含量高,若殺青過老,不僅易產(chǎn)生焦邊,而且條索也不易揉緊。
④殺青程度:“嫩葉老殺”減重較大,一般減重率以40%~50%,含水量以58%~60%為宜。在生產(chǎn)上鑒定殺青程度的方法,通常通過感觀來判斷,適度的特征是:手握葉質(zhì)柔軟,失去光澤變成暗綠色,青臭氣散失,清香氣透出。進入進一步殺青帶理條階段。
2.殺青技術
采用多功能名茶機殺青。
①鍋溫:槽體溫度達250~300℃。
②投葉量:五槽多用機每鍋0.3~0.4kg,七槽多用機0.75~1.25kg。
③時間:用多功能殺青時,開始純殺青1~2min,后降低鍋溫殺青帶理條5~8min。
④程度:葉色轉(zhuǎn)暗綠,葉質(zhì)柔軟,折梗不斷,無青氣、無焦邊、無紅梗紅葉,茶香透露為適度。
三、初烘
采用履帶式或五斗式烘干機進行烘干。溫度:烘干機溫度達到100~120℃時,斗溫80~90℃開始上葉,將理條葉均勻薄攤于烘網(wǎng)上。一般不翻動保持條形。時間:歷時10~:15min,烘至茶梗略硬,即可出鍋。
四、攤晾回潮
將初烘葉攤于軟匾上,進行攤晾回潮,使茶葉內(nèi)部水分重新分布均勻。
時間15min。
五、復烘
采用微型烘干機或名茶烘焙機烘干。溫度:80~90℃。每隔4~5min翻動一次,直至足干,揀最粗壯芽頭,用手指一捻能成粉末,即可下烘。10~15min.。用石灰收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