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茶葉和茶壺的圖片
茶壺寓意著吉祥、祝福、文化、尊重,象征著啟福迎祥,茶壺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色彩,同時也是莊重、正式的器具代表,茶壺與茶不可分割,因此茶壺愉悅美好的事物,具有祝福、和諧、吉祥的寓意,同時茶壺也代表者人們的一種精致的生活方式。
使用茶壺的注意事項
1、舊時,人們要遠行分離時,會以敬酒(茶)的方式辭別,這時壺嘴就是對著離人的杯子。故壺嘴對人有寓意此人要離開了的意思。
2、壺嘴不沖人是中國比較特殊的民俗,如果沖著人,就意味著不吉祥和不禮貌是對人的不尊重。這種說法源于“孔子拜師”孔子拜師老子,給老子敬茶行拜師禮
老子接茶后,孔子將茶壺放在擱幾上但是,壺嘴正沖老子老子將茶扔掉,遂閉門不見。
3、壺嘴對著人,還有趕人走的意思。表示那個人是主人不歡迎的人來人如若知趣,便可以自動離開免得發(fā)生不愉快。
4、根據(jù)泡茶的經驗來看,壺嘴對著客人壺里的沸水會不小心溢出傷到客人而且也不利于后續(xù)的倒茶添茶是主人考慮不周的表現(xiàn)。
2. 茶葉和茶壺的圖片區(qū)別
磨茶和泡茶主要區(qū)別就是操作方式不一樣,使用的茶葉不一樣。
1、泡茶可用的茶葉類型有很多,幾乎所有的茶葉品種都適合用來泡茶;
磨茶可用的茶葉類型較少,一般是一些枝葉較為粗大的茶葉品種。
2、泡茶是用帶蓋子的小茶壺,無須火爐;磨茶是用可燒的陶瓷茶壺,需要用到小火爐等。
3. 各種茶壺的圖片名稱
茶具泡茶步驟:第一步準備干茶、茶具,第二步燙杯溫壺,清潔茶具,第三步投茶、注水,第四步清洗茶葉并倒掉 洗茶水,第五步再次高沖注水,并蓋上蓋子悶泡少許時間,第六步出湯,將茶湯濾入公道杯,第七步分湯,將茶湯分倒至品茗杯,第八步飲茶即品飲茶湯。
茶具泡茶的全部步驟:
第一道凈手和欣賞器具
也就是洗手,喝茶衛(wèi)生很重要,先引茶人荷,請來賓賞茶,然后是賞具:品茶講究用景瓷宜陶,景德鎮(zhèn)的瓷器或宜興的紫砂壺為上,這個都是為了喝茶前有個放松心情的準備。
第二道燙杯溫壺
就是把茶葉器具都用開水沖洗一次,目的也是為了衛(wèi)生清潔,同時給茶具預熱,這樣出來的茶的味道更香,將沸水傾入紫砂壺、公道杯、聞香杯、品茗杯中,也有朋友說這叫潔具提溫。
第三道馬龍入宮
把茶葉放到器具里,也就是放茶過程到茶壺里,名字叫的好聽,程序簡單,表演可以適當加入花式,更具有茶韻。
第四道洗茶
將沸水倒入壺中,讓水和茶葉適當接觸,然后又迅速倒出。目的是為了把茶葉表面的不清潔物質去掉,還有就是把沒炒制好的茶葉過濾掉。
第五道沖泡
把沸水再次倒入壺中,倒水過程中壺嘴“點頭”三次,別一次把壺倒?jié)M,茶道的程序其實也只是好看而已。
第六道春風拂面
完全是表現(xiàn)技巧美觀需求,水要高出壺口,用壺蓋拂去茶末兒,把浮在上面的茶葉去掉,為的是只喝茶水不要讓上面浮的茶葉到口中。
第七道封壺
蓋上壺蓋,保存茶壺里茶葉沖泡出來的香氣,用沸水遍澆壺身也是這個目的。
第八道分杯
準備喝茶開始的步驟,用茶夾將聞香杯、品茗杯分組,放在茶托上,方便加茶。
第九道玉液回壺
輕輕將壺中茶水倒入公道杯,使每個人都能品到色、香、味一致的茶。給人精神上的享受和感官上的刺激,簡單點說就是給客人每人一杯茶。
第十道分壺
然后將茶湯分別倒入每個客人的聞香杯,茶道的程序茶斟七分滿,表示對客人的尊敬。
第十一道奉茶
把杯子雙手送到客人面前注意倒茶禮儀,以茶奉客的中國古代禮儀之本。
第十二道聞香
這個是客人開始獨自感悟的步驟,客人將茶湯倒入品茶杯,輕嗅聞香杯中的余香,最好能有陶醉狀,表示對主人茶的欣賞和贊嘆。
第十三道品茗
現(xiàn)在終于可以喝茶了,客人用三指取品茗杯,分三口輕啜慢飲。
4. 茶壺的樣子圖片
尹宜民紫砂壺是陳鳴遠制作的紫砂壺,目前還流傳下來的不多。屬于紫砂壺里面的珍品,
陳鳴遠,又號石霞山人,壺隱,清康熙年間宜興紫砂名藝人,是幾百年來壺藝和精品成就很高的名手。
或許是因為紫砂世家的出身,陳鳴遠所制茶具、雅玩達數(shù)十種,無不精美絕倫。此外,他還開創(chuàng)了壺體鐫刻詩銘之風,署款以刻銘和印章并用,尹宜民紫砂壺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
5. 茶壺茶水圖片大全
1、紫砂壺泡茶,一般是壺音頻率較高者,適宜配泡重香氣的茶葉,如清茶;壺音稍低者較宜配泡重滋味的茶,如烏龍、鐵觀音。
2、容量在200ml以下的平矮紫砂壺最適合喝鐵觀音,因為茶壺可以在瞬間達到高溫,正好滿足了鐵觀音的沖泡要求。(如書扁、合歡等)
3、普洱茶、紅茶要求保溫時間長,用較高深、窄長的250ml左右的紫砂壺飲普洱茶、紅茶的最佳(如石瓢、西施壺等)。
4、250ml左右的廣口紫砂壺是泡綠茶的較好選擇,因為綠茶不適宜長時間的高溫浸泡,它要求茶具必須盡快散熱(如仿古壺、井欄壺等)。
紫砂壺雖好,但最好還是依據(jù)不同的茶,來選擇沖泡的器皿。紫砂壺造型、泥料和容量各異,不同的茶用不同的壺來配,會配出不同的口感。
6. 茶壺名稱圖片大全
十大名壺1、紫砂黑漆描金彩繪方壺
這款壺的壺口的直的,整體形狀呈現(xiàn)長方形,整個的造型非常大氣,圖案很豐富,采用紫砂內胎制作而成,外面是髹黑漆,最外面是用金彩繪畫,非常有皇家風范。
中國十大名壺2、時大彬款紫砂胎雕漆四方壺
明代時的紫砂茶具是比較早的,進貢到宮里的紫砂壺大多數(shù)都是作為內胎來用,當時這款紫砂胎雕漆四方壺非常珍貴,是世上少有的珍寶,這種四方壺在明中期很受歡迎,好的作品也會被放置在宮里擺設。
中國十大名壺3、紫砂柿蒂扁圓壺
這款名壺呈圓形,它是一個圓壺,而且整體的弧線設計也很有特色,不會顯得太過圓滑也不會太過于呆板,圓形里不失棱角感,看起來很獨特。
中國十大名壺4、紫砂綠地描金瓜棱壺
金瓜棱壺,呈棱形,柄是曲的,內胎是采用紫砂,腹部和蓋的位置描繪了綠地等,壺身以金彩為主,中間還有多種色彩點綴,看起來非常美,這款壺是成對的,古代還放在皇帝的寢宮養(yǎng)心殿里面,乾隆皇帝非常喜歡。
中國十大名壺5、玉麟款樹癭壺
玉麟款樹癭壺壺身的紋理非常模糊,看起來很像樹皮,也有一種動物鱗片的感覺,而且它的造型很奇特,很獨特,韻味十足。
中國十大名壺6、提梁壺
提梁壺的壺呈圓形,下面是平底,鼓腹,而且它的設計非常有特色,直中有彎,曲中有直,提梁造型和壺身的搭配很好,有種渾然天成的感覺。
中國十大名壺7、紫檀竹皮包鑲手提式
紫檀竹皮包鑲手提式茶及茶爐和六方壺的制作工藝非常好,很精致,設計非常有特色,手提式茶、茶爐、六方壺都各有特點,方的和圓的搭在一起顯得挺別致,這樣的設計非常受文人雅士的親睞。
中國十大名壺8、仿鈞天藍釉鳧式壺
仿鈞天藍釉鳧式壺是在紫砂茶具里畫上了琺瑯彩,茶具顯得很素雅,乾隆皇帝特別喜歡喝茶,而對于紫砂茶具也有特別的感情,這是乾隆的御用茶具。
中國十大名壺9、描金彩繪天雞尊
這款描金彩繪天雞尊是用白、綠兩種顏色的砂泥精制而成的,壺身用金彩來描繪,雞首口有出氣孔,這是為了和寶瓶的底部相通,寶瓶上面還繪制了一個“壽”字紋還有金彩祥云,它是乾隆期間御用的文房清供。
中國十大名壺10、剔紅乾隆御制三清茶詩蓋碗
乾隆皇帝喜歡喝茶,為了喝茶,他還特地制作了一些茶具來擺宴,這款蓋碗茶具素雅卻不失氣質,磚紅色和黑色,還有上面的詩詞,
7. 茶葉和茶杯圖片大全
我認為茶缸指的是在90年代初期 非常流行的一種帶把的瓷缸子 拿他用來泡茶 就是茶缸子了
茶碗呢 顧名思義 一種類似于飯碗是的泡茶工具
茶杯么 用來炮茶的杯子
8. 茶葉和茶壺的圖片大全
茶壺,泡任何茶葉都是合適的,因為茶壺本身就是為泡茶葉而準備的一種工具。至于茶壺究竟泡什么茶,這需要根據(jù)茶壺主人的愛好和口味來確定,無論是綠茶還是紅茶,普洱茶還是烏龍茶,都是適合在茶壺里邊泡用的。
9. 泡茶的茶壺圖片大全
首先需要挑選一把好用的茶壺,根據(jù)茶葉品種,選擇合適的茶壺,要拿的稱手,沖泡方便(以紫砂壺為例),準備好要沖泡的茶葉。
先把開水加熱后,然后按照茶壺-茶海-茶杯的順序,依次燙洗茶具,然后把水倒掉。
使用茶則將茶葉罐里的茶葉取出,將適量的茶葉放入茶荷中,再將茶葉倒入茶壺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