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哀牢山茶園
全縣有茶園面積23萬畝,其中,野生群落及古茶樹面積5萬畝,現代茶園面積18萬余畝(有性系茶園面積5萬畝,無性系茶園面積13萬余畝,品種有云抗10號、長葉白毫、雪芽100號、短節(jié)白毫、矮豐、云梅、云瑰、鳥龍茶)。
茶農涉及15個鄉(xiāng)(鎮(zhèn))、48011戶、22萬余人;有茶葉初加工廠及企業(yè)146家,有8家企業(yè)通過了QS認證;主要有“迷帝”“鳳凰窩”“云針茶”“須立貢茶”“女兒紅”“哈尼雙子茶”“露水白毫”等產品:產品銷往廣州、深圳、上海、北京、西安、青海、寧夏等城市及周邊國家。至2015年,全縣共有茶園面積180500畝、采摘面積180500畝、茶葉總產量12100噸、畝均產量67.04千克/畝、無性系茶園面積130000畝、有機茶園面積20000畝、初制所數量147個、專業(yè)合作社數量92個。
2. 哀牢山普洱茶
第一名:云南鳳慶縣小灣鎮(zhèn)的“茶之祖母”,這株普洱茶樹已經活過了3200個歲月,至今仍然枝繁葉茂,碩果累累。
第二名:位于云南鎮(zhèn)沅哀牢山千家寨1號古茶樹,高達25.6米,專家推測約有2700多歲。這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古茶樹,它生長在海拔2000多米的原始森林中。
第三名:勐庫大雪山1號古茶樹。 勐庫野生古茶樹群落位于海拔2720米處,株高16.8米,基圍3.25米,胸圍3.1米,樹齡2700年左右。
3. 哀牢山古茶
出自銀生茶故地之御筆古茶山
茶出銀生城界諸山,劃諸山尋銀生茶銀生城城垣邊的山御筆山第一道就要劃進來。無量山在銀生城故地錦屏壩子伸出五支小山,哀牢山也在錦屏壩了伸出一條支山,六支小山圍著錦屏壩了,景東人稱之為五龍朝鳳。
4. 哀牢山茶山
曼夕山。
普洱產區(qū)位于瀾滄江東以北,包括景邁、邦威、困鹿山、無量山、小景谷、哀牢山等。其中名氣最大的是景邁茶山,據考證,這里有著1300多年的種茶歷史。景邁茶山有目前世界上所發(fā)現保存最完好、面積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,有著“茶樹自然博物館”的美譽。
5. 哀牢山古樹紅茶
云南五大茶區(qū):
1、西雙版納茶區(qū)
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南端,北接思茅市,西南鄰緬甸,東南連老撾。著名的國際河流瀾滄江穿境而過。版納州轄景洪市、勐??h,勐臘縣三地,著名的古六大茶山都在其境內。版納地區(qū)無論臺地茶還是大樹茶原料用于制作曬青茶的品質都是各個茶區(qū)中最優(yōu)的,版納地區(qū)內的勐海茶廠是近現代最為著名的普洱茶企業(yè)之一。
西雙版納地區(qū)不僅大樹茶資源豐富,所出產滇青原料的品質也居云南各個茶區(qū)之首。
2、思茅茶區(qū)
思茅市位于云南省西南,東接越南、老撾,西鄰緬甸,面積在普洱茶幾大產區(qū)中最大。區(qū)內無量山、哀牢山為云南重要的氣候屏障,主要河流有瀾滄江、李仙江兩大水系。轄思茅、景東、鎮(zhèn)沅、景谷、墨江、普洱、江城、瀾滄、西盟、孟連十市縣,各地都有茶葉生產,是重要的滇綠茶產地,近年來當地企業(yè)大量轉產普洱茶,產量居各產區(qū)之首。
3、臨滄茶區(qū)
臨滄市地處云南西部,西部與緬甸接壤,南接思茅,北靠保山,是云南茶葉產量最大的地區(qū)。區(qū)內有老別山、邦馬山,水系以怒江支流為主,瀾滄江從東部繞境而過。轄臨滄、鳳慶、云縣、永德、鎮(zhèn)康,耿馬、雙江、滄源八市縣,各地區(qū)皆產茶,其中鳳慶、云縣等地因所產的滇紅品質優(yōu)異,是國際知名的紅茶產區(qū)。亦生產滇綠、普洱茶。
4、德宏茶區(qū)
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位于云南西部。東鄰保山市,其余三面與緬甸接壤。區(qū)內群山屬高黎貢山余脈,河流屬伊落瓦底江水系。轄潞西、盈江、梁河、隴川、瑞麗五市縣。出產滇綠、滇紅、普洱茶等。
滇紅是海外市場上最著名的中國茶種,歷來以其獨特的香氣和口感在國際拍賣市場價格上位居前茅,被譽為大宗拼配茶的“味精”。
5、保山茶區(qū)
保山市地處高黎貢山、怒山南段,怒江、瀾滄江從此經過,轄保山、騰沖、龍陵、施甸、昌寧五市縣。是滇西南茶區(qū)中地域最北,海拔最高的地區(qū),主要產出滇紅、滇青等茶品。
6. 哀牢山紅茶
云南茶樹品種資源豐富,盛產紅茶、綠茶、沱茶、緊壓茶(磚茶)和普洱茶等。
云貴高原為茶樹原產地中心。地形復雜,有些同緯度地區(qū)海拔高低懸殊,氣候差別很大,大部分地區(qū)均屬亞熱帶季風氣候,冬不寒冷,夏不炎熱。土壤狀況也較為適合茶樹生長。
云南產業(yè)產地有:
一、綠茶:大理州,洱源縣鳳羽鎮(zhèn)玉翠茶,云龍縣大傈僳碧螺春,南澗縣無量山的羅伯克。
二、坨茶:也叫磚茶,專業(yè)上叫發(fā)酵茶,有減肥、養(yǎng)胃的功效。大理有段氏南詔寶紅茶,但已失傳,現有下關坨茶廠生產坨茶。臨滄市滇紅,當地的浦頭茶館專門從事滇紅生產。普洱市的普洱茶,從20世紀末名聲轟動全球,現有普洱茶、普洱茶茶膏。
三、產業(yè)分布主要分布在:大理范圍蒼山、無量山、哀牢山,瀾滄江沿岸一線,普洱和臨滄等地。
7. 哀牢山茶區(qū)
第一產區(qū)為勐海茶區(qū),它包括南糯、班章、布朗、勐宋、巴達、景洪等山頭。勐海茶區(qū)的茶的特點是具有野菊花香,它屬于甜苦茶區(qū),其茶品的變化是從濃烈、苦澀轉化為湯質飽滿,香氣高揚,茶氣濃烈,微苦,長期存放從濃到平和的過程。其古樹茶存放之后,茶品是從野菊花香轉化為樟香、木味的過程。
第二產區(qū)為易武茶區(qū),它包括攸樂、革登、莽枝、蠻磚、倚邦、易武這六大山頭,也叫做六大古茶山。易武茶區(qū)的茶具有蜜味蘭香,其古樹茶具有木味蘭香,存放久之后,逐漸出現樟香、松木香、檀香、沉香等氣息。它屬于甜茶區(qū),其古樹茶茶品是從淡雅、柔和向茶氣強烈沉穩(wěn),湯質醇厚、細柔轉變。前期微澀,從淡到厚的過程。
第三產區(qū)為臨滄茶區(qū),它包括勐庫、冰島、昔歸、鳳慶、雙江、永德等山頭。以板栗香為主,屬于苦茶區(qū),其茶品性烈,厚重,香氣楊。其基調為苦底,存放久了,香氣豐富,但茶底多為苦而不化。
第四產區(qū)為大理茶區(qū),它包括無量山東、無量山西、黑龍?zhí)丁⒌掳?、南澗等山頭。大理茶區(qū)大部分是新茶園,主要為下關茶廠提供制茶原料。大理茶區(qū)的茶屬果香型,為苦茶區(qū)。
第五產區(qū)為思茅茶區(qū),它包括景邁、景谷、景東、邦威、南橋、無量山南、哀牢山、苦竹山等山頭。思茅茶區(qū)的茶具有稻谷花香,為甜苦茶區(qū),其茶品一開始很香,有蜜味,茶氣高揚,茶清甜。
8. 哀牢山古樹茶
米地古茶山分布于在哀牢山墨江段的團田、新撫、景星、通關等鄉(xiāng)鎮(zhèn)古茶區(qū),海拔1250米至1940米,年平均氣溫14.2-18.3℃,年降水1290mm。
熱冷氣流交匯的獨特氣候,常年云霧繚繞,空氣、土壤濕度較大,使得產自這里的普洱茶口感順滑甘烈、香氣獨特。
當地有傳聞,清朝年間,乾隆皇帝在品飲“米地貢茶”后贊口不絕,賜“歲俸京師”牌匾。米地茶自此被稱為“迷帝茶”,歲貢清廷。
9. 哀牢山綠茶
布朗,勐宋,南糯,勐海茶區(qū)
此產區(qū)位于瀾滄江西以南,包括勐??h的南糯山、布朗山、勐宋、巴達、賀開、景邁等。勐海茶區(qū)的茶相對茶氣強勁霸道,剛入口苦澀剛烈,但回甘方面比較好。
勐海茶的香不是主題,一個花蜜香即可概括,但貴在香氣持久。
古六山,易武茶區(qū)
此產區(qū)位于瀾滄江東以南,包括易武茶區(qū),攸樂、倚邦等舊六大茶山。此地茶以香揚水柔而聞名看,不愧是貢茶之鄉(xiāng)。
易武茶的香都認為是蜜香,但不夠準確,易武茶多樣,不同山頭村寨的香型也有差異,野花香、果蜜香和梅子香都有。
普洱茶區(qū)
普洱產區(qū)位于瀾滄江東以北,包括普洱市的困鹿山、小景谷、無量山、哀牢山等。整體表現為清新淡雅香型為主。茶葉滋味相對平淡溫和。
臨滄茶區(qū)
臨滄產區(qū)位于瀾滄江西以北,包括臨滄市的勐庫茶區(qū),勐庫大雪山(即冰島所在茶山)、邦東茶區(qū)等。茶甜中帶苦澀,茶香秀于林,卻獨具特色。
正是獨一無二的地理環(huán)境,造就了獨一無二的香型。也就形成了不同地域的不同香型。
不同地域普洱茶的香型還與當地茶樹生長的土壤、溫度、濕度、陽光、海拔等密不可分。同時,制茶工藝也完全可以決定茶葉的口感和香氣。所以,工藝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。
10. 哀牢山古樹茶屬于哪個茶區(qū)
千家寨屬于普洱茶區(qū)。千家寨位于云南省西南部,普洱市東北部的鎮(zhèn)沅縣九甲鄉(xiāng)和平村原始森林,屬哀牢山系。鎮(zhèn)千家寨景區(qū)位于鎮(zhèn)沅縣境東北角,哀牢山自然保護區(qū)北部中段西坡,海拔2000-3137米,為省級風景名勝區(qū)。沅千家寨野生古茶樹,地處北緯24°7′東經101°14′,海拔2100—2500米高度范圍。千家寨古茶樹群落總面積達28747.5畝,分布在哀牢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(qū)的原始森林中、哀牢山自然保護區(qū)是我國目前保護面積最大、植被最完整的中亞熱帶中山濕性闊葉林。